復活主的四句話
2010418 主日信息

   經文﹕約
21:1-14

     感謝父神﹐今天賜我們又有敬拜和領受祂話語的機會。榮耀全歸於祂。

     我們的主耶穌不僅為我們道成肉身﹐釘死十架﹐而且為我們從死裡復活﹐在世上有四十天之久﹐並多次向門徒顯現﹐講說神國的事﹐要他們不要 離開耶路撒冷﹐要等候父所應許的聖靈降臨﹐他們就必得著能力﹐並要在耶路撒冷﹐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﹐作主的見證。說了這話﹐他們正看的時候﹐主就 被接上升﹐到天上去了。天使告訴他們﹐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﹐你們見祂怎樣往天上去﹐祂還要怎樣再來。這是當時的事實﹐是我們基督徒的基本信仰。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信服﹐不能動搖的信仰。但今天我們絕大部份的信徒﹐只接受主耶穌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﹐流血捨身﹐赦免我們一切的罪惡﹐洗淨我們一切的污穢。但對於主耶穌從死裡復活﹐這個跟我們有著非常重要關係的﹐就沒有相信﹐或是不明白﹐或模糊不清。事實上﹐主為我們從死裡復活是非常重要的事。你已經信耶穌為你的罪死了﹐這是好的﹐但是不夠。因主救贖的恩典﹐是神的兒子耶穌為我們罪人死而復活。羅4:25告訴我們﹐耶穌被交給人﹐是為我們的過犯﹔復活﹐是為叫我們稱義。所以我們不僅要信耶穌確實為我們的罪死了﹐使我們與神和好﹐恢復了交 通﹐也必須相信主耶穌死後在墳墓裡三天三夜﹐復活了。留下一個空墳墓﹐見證祂已經勝過了罪惡﹐死亡和撒但﹐而且他的復活﹐不是精神不死﹐不是靈魂復活﹐而 是非常具體﹐有骨有肉的身體復活。祂能同情安慰人﹐祂會對人說話﹐會走路﹐會吃人間的東西﹐同時祂能忽然出現﹐忽然消失﹐隨意往來﹐自由自在。這樣一個靈 體生活在我們中間﹐是我們的復活主。

今天我們要來看使徒約翰在約21:1-14所記載的事實﹐是主復活後向門徒的第三次顯現。

地點是在提比哩亞海邊(提比哩亞海﹐也稱為加利利海﹐也稱革尼撒勒湖)﹐當時有七個門徒在一起。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﹐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﹐西庇太的兩個兒子(雅各﹐約翰)﹐另有兩個沒有題名的門徒。開始是彼得對他們說﹐我打魚去。他們說﹐我們也和 你同去。他們就出去﹐上船打魚去了。非常同心﹐不怕艱苦。為他們的生活﹐前途﹐家庭等等需要打魚去了。結果沒有打著什麼﹐一無所獲。他們都非常灰心﹐困倦 失望無奈﹐又飢餓又懊喪。就是這個時候﹐天將亮的時候﹐主向他們現顯了。約21:4-14整個過程裡﹐復活的主向門徒講了四句話﹐也告訴門徒﹐復活的主仍在他們中間﹐關懷他們﹐愛護他們。儘管他們對主的復活已經忘記﹐認識不清﹐也可說是失去信心了﹐可是主仍不忘記他們﹐向他們說話。

1﹐第一句話“小子﹐你們有吃的沒有?”主本身已復活了 ﹐不必吃人間的東西﹐也不會飢餓﹐可是主仍然知道人間的需要﹐清楚地指出他們的需要。不錯﹐在世上時曾時時講論永生﹐永死﹐天堂﹐地獄﹐天國的降臨﹐現在 主復活了﹐仍是非常現實的﹐關心我們的吃﹐穿﹐用﹐住等生活的一切。門徒那裡想到當時會有這樣親切的慰問﹕“小子﹐你們有吃的沒有?”事實上﹐復活的主無時無刻不在關懷我們地上生活一切的需要呀。

 

2﹐第二句話“把網撒在船的右邊﹐就必得著。”門徒打了一夜的魚﹐難道沒有撒網在船的右邊嗎?但他們沒有打著什麼﹐這一次他們聽從復活主的話撒網﹐海裡的魚﹐由於主復活的大能,都游過來﹐投在網裡﹐因此他們的網拉不上來﹐都是大魚。後來數一下﹐有一百五十三條。這時有一個門徒立刻說﹐岸上那個講話的人是主。彼得一聽是主﹐立刻束上一件外衣﹐跳在海裡﹐游過去看主了。其餘的門徒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。他們上了岸﹐看到岸上有炭火﹐上面有魚﹐又有餅。

3﹐第三句話“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。”這使他們感到很稀奇。岸上的炭火﹐魚和餅是那裡來的?很可以吃了﹐但主又吩咐他們﹐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。已經很豐富了﹐還要再豐富嗎?

關於這件事﹐有幾個解釋﹕(1)是主自己使無變有的 (2)是天使預備的 (3)是西岸的門徒送來的。

總之﹐主的恩典是恩上加恩﹐祝福是福上加福。主要門徒享受主的豐富﹐是超乎他們所想所求的。

4﹐第四句話“你們來吃早飯。”門徒們在當時實在不好意思來吃﹐也不敢來吃。經上說﹐“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祂﹕‘你是誰?’。因為知道是主。耶穌就拿來餅和魚給他們。”主發出邀請﹐又親手拿給他們﹐試想門徒的受寵若驚到何等的地步阿。我想他們只能彼此看看﹐又充滿喜樂平安﹐充滿感激﹐也深感對主的復活信得太遲鈍﹐太愚昧了。

總結﹕整個神跡﹐復活主共講了四句話﹐清楚地教訓我們﹐復活的主仍活在我們中間。祂在說話﹐祂在關心﹐帶領和指示我們﹐並邀請我們來享受祂的一切豐富﹐過美滿平安的生活。願主使我們不僅經歷主復活的大能﹐也隨時仰望﹐依靠這位復活的主。阿們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程嘉禾牧師 於夏威夷第一華人教會